一、基本情況
1. 中英文名稱及簡稱
(1)中文名稱:山西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山西汽運集團”)
(2)英文名稱:全稱:Shanxi Auto Transport Group Co., LTD(簡稱:“Shanxi Auto Trans”)
2. 工商信息
法定代表人:王均國
股東名稱:華遠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
注冊地址:太原市迎澤大街50號
經營范圍:許可事項:道路貨物運輸(網絡貨運);道路旅客運輸經營;道路旅客運輸站經營;道路危險貨物運輸;道路貨物運輸(不含危險貨物);城市配送運輸服務(不含危險貨物);城市公共交通;食品銷售【分支機構經營】;煙草制品零售;餐飲服務【分支機構經營】;住宿服務【分支機構經營】;保險代理業務;保險兼業代理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具體經營項目以相關部門批準文件或許可證件為準)
一般項目:道路貨物運輸站經營;國際貨物運輸代理;國內貨物運輸代理;總質量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道路貨物運輸(除網絡貨運和危險貨物);普通貨物倉儲服務(不含危險化學品等需許可審批的項目);倉儲設備租賃服務;裝卸搬運;運輸貨物打包服務;機動車修理和維護;汽車銷售;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車零配件零售;汽車裝飾用品銷售;電子元器件與機電組件設備銷售;金屬材料銷售;高品質特種鋼材料銷售;國內貿易代理;供應鏈管理服務;會議及展覽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信息咨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咨詢服務);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服務;機械設備租賃;土石方工程施工;建筑材料銷售;成品油批發(不含危險化學品);潤滑油銷售;日用化學產品銷售;化工產品銷售(不含許可類化工產品);五金產品批發;五金產品零售;日用百貨銷售;日用雜品銷售;服裝服飾批發;服裝服飾零售;鞋帽批發;鞋帽零售;食用農產品批發;食用農產品零售;食品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茶具銷售;住房租賃;停車場服務【分支機構經營】;企業管理咨詢;廣告發布;物業管理。(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
3. 企業簡介
山西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山西汽運集團”)是一家大型國有獨資企業,屬華遠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二級子公司,是山西省道路運輸主導企業,交通運輸部重點聯系企業。
山西汽運集團成立于解放前夕的1949年6月,歷經七十余年的發展,現擁有33個子分公司,各類客貨運營運車輛1.33萬輛,汽車站場119個,物流園區9個,加氣站7座,各類維修廠站29個,特約維修服務站209個,機動車檢驗檢測站4家,品牌4S店6家,駕校11所。近年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水平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圍繞“交通運輸綜合服務及供應鏈服務”主業定位,全面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大力發展“貿易+運輸”業務,積極推動制造業物流及危貨物流、冷鏈物流、國際航空物流、農村物流等專業物流落地見效,園區運營、汽車站場、道路客運、汽貿維修、油氣銷售、駕駛培訓、進出口貿易等多元業態融合,開創了以現代物流業為“主力軍”,以汽車后服務、商貿流通為“頂梁柱”,以新型客運為“壓艙石”的轉型發展新局面。
目前,山西汽運集團位列中國汽車運輸行業企業10強、全國道路運輸企業50強、國家5A級綜合型物流企業、全國交通企業100強、全國物流企業100強、全國道路運輸誠信企業100強、全國服務業500強,中國道路客運10強、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典范企業,圓滿完成了抗洪搶險、抗震救災、抗擊疫情、奧運服務,以及各類社會公益活動運輸服務保障等重大運輸任務,為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運輸服務保障。獲得“中國物流杰出企業”“中國道路運輸百強誠信企業”、山西省“文明單位標兵”、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
未來,山西汽運集團將在華遠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的堅強領導和戰略指引下,秉承“求真務實、發展創新”的企業精神,結合華遠陸港集團“155689”發展戰略和山西汽運集團“345677”發展思路,以效益提升、價值創造為主線,以創新為引擎,以共建共享共贏為宗旨,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打造新動能、創造新價值、建設新國企,持續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有效提升,不斷向成為“運輸綜合服務商”和“供應鏈集成商”的目標邁進,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貢獻汽運力量。
4. 聯系方式
辦公地址:太原市迎澤大街50號
郵政編碼:030001
聯系電話:0351-8267339
傳 真:0351-4134557
網 址:sxqy.hyilp.com
二、2023年度主要財務數據、財務指標
資產1,645,378.36萬元、負債1,249,411.48萬元,所有者權益395,966.88萬元、存貨114,992.88萬元、應收賬款56,088.81萬元、應付賬款53,820.43萬元、固定資產凈值385,170.26萬元、應交稅費13,784.72萬元、營業收入943,527.89萬元、銷售費用16,551.98萬元、管理費用39,635.69萬元、財務費用17,076.50萬元、利潤總額3,067.40萬元、凈利潤1,637.99萬元。
三、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情況和年度薪酬情況、員工收入水平
(一)2023年企業董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情況
序號 | 姓 名 | 職 務 | 性別 | 年齡 | 任期 起始 | 任期 終止 | 2023年稅后薪酬(元) |
1 | 王均國 | 華遠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總經濟師;山西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 男 | 56 | 2020.11 |
| 641334.56 |
2 | 陳樹海 | 山西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 男 | 52 | 2020.12 |
| 572312.35 |
3 | 李 俊 | 山西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專職副書記、職工董事、工會主席 | 男 | 56 | 2020.12 |
| 521791.70 |
4 | 王慧芳 | 山西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女 | 51 | 2018.02 |
| 524868.05 |
5 | 劉翠萍 | 山西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女 | 53 | 2020.12 |
| 461809.50 |
6 | 杜海峰 | 山西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男 | 56 | 2020.12 |
| 467839.20 |
7 | 李彥峰 | 山西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男 | 45 | 2020.12 |
| 477403.07 |
*注: 1. 稅后薪酬包含2023年預發基薪(稅后)、2021年績效薪(稅后)。 |
企業主要負責人2023年度核定薪酬為78.02萬元,稅后實際所得64.13萬元;副職高管平均核定薪酬為60.75萬元,稅后平均實際所得49.07萬元。
(二)員工收入水平
全集團在崗職工年均平均工資達到4.8萬元。
四、董事會研究通過的重大事項等
2023年,山西汽運集團董事會決策的“三重一大”事項共179項,其中重大決策事項47項,重要人事任免事項9次,大額資金運作事項123項?!叭匾淮蟆笔马椆餐瓿?59項,完成率88.82%,其中重大決策事項完成45項,完成率95.74%,重要人事任免事項完成9項,完成率100%,大額資金運作事項完成105項,完成率85.36%(其余18項大額資金使用事項正在辦理),總體上董事會決議執行情況良好,達到預期效果。
五、年度財務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
2023年營業總收入預算數650,000萬元,實際完成943,527.89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45.16%;利潤總額預算數3,000.00萬元,實際發生3,067.40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2.25%。
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
(一)經濟責任
1.經營責任
汽運集團圍繞國家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和華遠國際陸港集團戰略部署,把握行業趨勢和企業的自身特點,制定了以現代物流業為主的發展戰略,圍繞戰略決策明確投資方向,不熟悉的項目不投、無法把控的項目不投,重大項目從經營、財務、技術、組織、人才等多方面論證,開展專業評估,確保項目的可行性。
2.產業發展
2023年,汽運集團緊緊圍繞陸港集團“155689”發展戰略和集團“345677”發展思路,以效益提升、價值創造為主線,以創新為引擎,以共建共享共贏為宗旨,緊緊圍繞四大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四個產業生態圈”,全面推動傳統組織架構向平臺型優化,單一鏈條向網鏈化發展,實現粗放管理向精益化管理轉變,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效率型轉變,短期績效向長期價值轉變,深入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打造新動能、創造新價值、建設新國企,持續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有效提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貢獻汽運力量。
(二)安全責任
1、安全理念和文化
2023年全年,汽運集團秉承“六個一切”安全管理思想,以“除隱患、抓整改、固基礎、防事故”工作目標為抓手,嚴格落實“大抓、嚴抓、特抓”安全工作要求,以對基層單位的“指導、監督、檢查”為核心,逐項逐條落實。開展《企業安全文化手冊》的再學習、再宣貫359場,開展普貨安全、危貨安全、公交安全、消防安全、特種設備安全、新能源車輛機務技術六個方面的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強化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力量,真正把安全文化理念植入到操作規程、植入到行為習慣。
2、安全舉措
(1)優化閉環管理體系。在八大閉環管理基礎上,從壓實各級責任、延伸監管觸角、堵塞監管漏洞等多角度入手,對閉環管理工作進行再次優化;
(2)延伸分類分級管控。進一步延伸運用分類分級管控措施,實行掛圖作戰;
(3)完善風險辨識評估體系。結合季度安全生產特點,逐一梳理監管盲區,對安全風險評估手冊進行了更新,有效落實分層級、分類別、分領域的動態管控措施,提升安全風險防控能力;
(4)強化特殊天氣協調聯動。及時發布特殊天氣預警信息并進行針對性安排部署,高效聯動、及時互通,快速反應,做好預警信息的發布和安全囑咐,確保車輛運行安全;
(5)保障安全生產投入。不斷健全完善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并建立安全生產費用投入、提取、使用專賬等投入,做到專款專用、規范使用;
(6)嚴格獎懲考核。制定印發《安全生產獎懲考核管理辦法》,將安全生產納入企業發展考核評價體系。
3、職業安全健康
通過安全生產展板展覽、現場咨詢、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方式,重點針對危險化學品、職業病防治、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生產、防護救援、自救互救等知識進行了宣傳。每月對總部辦公樓用火用電、火災顯示盤、應急照明燈、變(配)電室、電梯房、安全出口、檔案室燈具等重點部位進行消防安全檢查。每季度對集團系統車輛變化情況進行1次更新,確保底清數明。對全系統特種設備類別、數量、檢驗周期、檢驗情況及特種作業人員工種、人數、持證上崗情況進行摸排,做到心中有數。每月統計全系統能源消耗及節能減排情況,定期完成環保信息公開。
(三)創新責任
1.創新體系建設
完善集團創新體系,加快科技強企建設,建立科技創新指標報送及數字化轉型工作月報機制,通過對集團所屬企業的科技創新指標情況、數字化轉型進展實行月報表、季(年)度匯報的方式,將各企業的創新投入、創新成果、創新技術等情況進行統計匯總,集團實時掌握各公司科技創新工作及科技成果轉化情況,為集團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2.科研成果
集團大力鼓勵和推進各公司對創新科研成果的申請及轉化,充分激發各公司對平臺的推廣運營動力。“省運專車”網約車平臺運營能力不斷提升,市場效果逐步顯現。持續整合業務系統,推動業務模式創新,提升數字化協同管理效能。實現“智行山西”與“省運專車”兩個平臺的整合,資源配置不斷優化,用戶體驗不斷提升,引流模式逐步建立。此外,集團榮獲太原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推動集團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尋求資金和政策支持的渠道進一步豐富,對集團科研成果向市場的轉化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3.科技人才培養
全集團科技人才隊伍逐步建立。加強人才培養是促進科技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產業渠道的智慧延伸。集團總部通過在線培訓的方式,對集團各公司的相關系統管理人員進行運維保障技術培訓,并建立溝通渠道,為相關技術人員提供交流平臺,提升全員技術能力。集團所屬科技公司結合公司研發任務需求,通過市場化競爭招聘的方式,引進優秀的研發技術人員,提升整體研發能力,全力保障研發產品按時保質上線。
(四)環境保護責任
為積極貫徹落實山西省政府加快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山西汽運集團優化交通運輸能源消費結構,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環保運輸裝備,始終把節能減排、節能降耗以及加大環保風險防范體系建設作為企業轉型發展的核心內容和迫切任務,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品牌優勢等行業基礎優勢,大力推廣節能環保汽車、新能源汽車、天然氣(CNG/LNG)清潔能源汽車,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環境管理體系建設情況
山西汽運集團不斷健全完善內控體系,加強環境安全風險防控,應用節能減排技術,淘汰高耗低效運輸工具,采用節能駕駛操作方法,既有利于環境保護,又有利于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統籌發展成立了環保管理工作領導組,明確了工作職責、工作原則,制定了相應的風險防控措施,加大環保風險防控力度,優化交通運輸能源消費結構,各道路運輸公司定期報送能源消耗情況以及其他環保公開信息。
2.清潔能源利用及節能降耗情況
截止2023年12月,擁有天然氣車輛共1598輛,天然氣耗氣量6318.47萬立方米 ,節約柴油量52657.68噸(月節約4388.14噸,日節約146.27噸), 節約折算標煤87170.44噸(月節約7264.20噸,日節約242.14噸),減排CO2 137121.24噸(月減排CO211426.17噸,日減排CO2 380.89噸)。
截止2023年12月,擁有新能源純電動車輛共38696輛,配套建設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樁393個,電動車耗電量6258.42萬度,節約柴油量17180.50噸(月節約1431.70噸,日節約47.72噸), 節約折算標煤25033.81噸(月節約2081.15噸,日節約69.53噸),減排CO262396.86噸(月減排CO2 5199.73噸,日減排CO2173.32噸),實現節能環保節能降耗。
3.“三廢治理”、污染物排放、環境污染事件情況
汽運集團作為運輸企業未涉及 “三廢治理”情況,并且2023年未發生污染物排放情況及環境污染事件等情況。
(五)企業責任
1. 員工情況
2023年集團公司總部在冊員工139人。
2. 勞動保障
為確保職工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山西省勞動合同條例》等法律法規,切實保障職工享有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社會保險和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3.培訓與成長
圍繞集團人才強企戰略部署,全面開展各級各類培訓,有效提升干部員工專業素質與職業技能。一是開展專業化素質提升工程。舉辦了電子商務、國際貨代等業務類培訓,合規管理、國企改革等管理類培訓,組織參加華遠陸港集團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等業務類培訓,黨的二十大精神、外部董事等管理類培訓;二是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山西”建設要求,全面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及評價取證工作,全年共計開展各類技能培訓4383人,評價取證834人,其中高級工370人,中級工405人,初級工59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34人,技能人才230人;三是開展線上平臺學習。依托釘釘《學習強企》線上平臺,組織開展線上業務學習24次,按照省委組織部要求,組織集團領導參加了山西干部在線學院網絡培訓。四是強化資金保障。加強職工教育培訓經費管理,保障教育培訓資金投入,培訓經費歸口管理,??顚S谩?/span>
4.扶貧救災
帶領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先后調動運力10200余趟次、工作人員14500余人次,堅守全省各地市防疫和抗洪一線,助力保暢保運,被新華網、人民網、中交網等媒體廣泛報道。長期對五臺縣陽白鄉、陳家莊鄉開展對口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持續推進軍民共建、“陽光助學”、聯防聯治等工作,戰備保障任務涉及全國范圍內的人員運輸、部隊遠程及中短程戰略投送支援、應急救災人員及物資運輸等工作。
5.黨風廉政建設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全面從嚴治企的基本遵循,發揮“三不腐”一體疊加效應,圍繞“清廉國企”建設持續推進集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建設走向新征程。一是推動政治監督落實落地,在全系統范圍內開展了系統性、掃描式的全覆蓋監督檢查,持續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二是提升監督治理效能,聚焦“關鍵少數”、關鍵領域、關鍵節點,做細日常監督,做好專項監督,強化合力監督,做實基層監督。三是一體推進“三不腐”建設,廣泛征集全系統范圍內“清廉山西”主題文化藝術作品,組織開展競賽答題、書寫廉政家書和廉政家訪等活動不斷增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震懾力、約束力、感召力。
七、生產經營情況
2023年集團實現營收94.1億元,較上年增長27.9億元,增幅42.2%;其中:現代物流服務業占比達78.8%,汽車后市場服務占比達12.26%,商貿流通服務業占比為1.34%,新型客運服務業占比5.44%。
八、大額資金運作情況
無
九、職工權益保障情況
(一)集團機關全年勞動合同簽訂數
2023年,汽運集團機關139人均已簽訂勞動合同。
(二)維護職工權益典型案例
1.做實精準幫扶工作。堅持以高標準服務溫暖職工之心,扎實開展“四送”品牌活動。于“兩節”、夏季高溫期間發放補助資金。為集團總部職工辦理“大病醫療互助”,發放職工生日慰問金及生日賀卡。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加強“職工書屋”、“媽咪小屋”“愛心驛站”建設。
2.用心解決急難愁盼。緊緊圍繞主題教育工作,持續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堅持一切為了職工、一切依靠職工,自覺問計于職工、問需于職工。深入所屬忻州公司、晉龍捷泰公司、運城公司、侯馬公司四家公司進行實地調研,著力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3.體現工匠擔當。一是組織開展“安康杯”安全知識競賽、山西省物流行業職工職業技能等勞動技能競賽。二是開展“五小”競賽、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等職工科技創新活動。三是大力弘揚勞動精神,深入做好勞模、勞動、工匠的選樹工作。獲得山西省總工會“新時代最美勞動者”“山西省五一巾幗標兵獎”等榮譽稱號,省財貿工會“五比一爭”優秀獎項。
4.豐富職工群眾的文化生活。組織開展“約會春天·做健康女人”健康知識講座、“關愛職工子女,共建汽運幸福家園”等活動。開展職工趣味運動會、職工文藝匯演、主題演講比賽、主題黨日活動、戶外團建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組織參加華遠陸港舉辦的第三屆“陸港杯”職工籃球賽,蟬聯冠軍。積極選拔優秀參賽選手代表陸港參加山西省總工會籃球、乒乓球比賽。豐富多彩的職工文化活動,全面展示了全系統職工團結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三)職稱評定辦法及程序
規范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職業資格)的評聘工作,要求職稱(職業資格)的聘用要與崗位任職資格、工作職責相匹配。實行專業技術人員評聘分離,每半年對已到期的聘任人員和新取得證書的職工進行一次聘任工作,并于年底對集團所有聘任人員進行年度考核。
(四)人才培訓計劃及落實情況
將培訓工作納入總體發展規劃,印發《關于持續開展全員素質提升工程的通知》《關于做好2023年度職業技能提升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年度培訓計劃,組織開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黨務黨建、黨風廉政、檔案管理、法律合規、大宗貿易、投資管理、國企改革、商貿物流、安全生產等各類培訓14期,參加華遠陸港集團組織的各類培訓18期,提升了全員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為更加高效地履行工作職責,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五)企業安全生產措施
1.持續完善安管制度。認真抓好各級安管人員對國務院安全生產工作“十五條硬措施”和山西省“五十六條”具體舉措的專題學習培訓,修訂《企業安全文化手冊》《安全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等,確保制度結構更加規范、內容更加準確、流程更加嚴謹。
2.不斷細化工作舉措。統籌謀劃年度和各階段安全生產工作重點,每年年初均以1號文件下發年度安全工作要點,對全年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每季度召開總部安委會議和全系統安全工作會議,制定季度安全工作任務清單,對季度安全工作進行專項部署。
3.全面抓好隱患排查。堅持日常檢查、季度考核、專項活動三步走方針,創新“日常監管+季度考評+專項督導”模式,開展專項隱患排查治理,圍繞“六預”工作法,將專項行動與特殊時段相結合,把工作重點放在前端控制、前期處理上,切實抓好風險管控、風險化解和隱患處置;開展季度考核評比,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對各公司季度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比。
十、全年工會工作情況概述
集團工會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工會十八大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集團黨委決策部署,做“兩個確立”的堅定擁護者、“兩個維護”的忠誠實踐者,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團結引導職工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為全面推動集團高質量轉型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